Journal 日志 We offer a
special advertising scheme

蓝柏格定理在广告中的应用!

  一个成功的广告,可能将身边所有的元素信手拈来作为广告的表现形式,正面的情感可以,负面的也不例外。压力可以变成广告的动力吗?答案是肯定的。

    蓝柏格定理多用于管理学中,认为应该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让这种压力转变成工作的动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能在转换过程中不出纰漏。压力与动力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在转换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转化的条件,那就是,压力的承受者需要有承受压力的能力,如果没有,压力和动力之间将永远无法画上等号。

  提出这个定理的是美国银行家路易斯·蓝柏格。就连提出者也认为,压力只有在能承受它的人那里才会化为动力,对于不能承受它的人而言,压力永远只是压力,如果不断施加,最后只会压垮员工。

    日常生活中,蓝柏格定理都在我们身上得到过有力的运用。学生面对考试的时候,对于成绩的压力就转变成了学习的动力,对成绩的要求越高,学习的动力也就会越大。同样,在职场上,蓝柏格定理最直接的体现多在销售部门:业绩同工资挂钩,销售业绩越好,工资就会越高。而为了达到自己期望的薪资,员工就会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业绩。

  面对压力,承受者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唯有如此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成为自己前进的垫脚石。

    关于蓝柏格定理在广告上的应用,多出现在一些公益广告中。这类广告,一般是通过讲述个人奋斗的经历,来表现转化这种压力的过程。比如1998年刘欢为下岗工人创作的公益歌曲《从头再来》,歌词同MV画面的有力结合,使这首歌迅速蹿红,造成了一定的轰动。

    同样,在商业广告中,蓝柏格定理的应用多表现在一些励志广告中。比如芬必得,它曾先后拍过两条公益性质的广告,其中一条广告的主角是公益律师郭建梅。在现实中,郭建梅是个专为弱势群体打官司的公益律师,通过她对生活片断的讲述,使消费者了解了律师职业背后鲜为人知的辛酸与伟大。而此前的一则以光爱小学校长石青华为主角的公益性质的广告,已经让产品的美誉度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虽然广告选择的人物十分平凡,却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而在他们的身上,通过对他们所承受的压力的描述,使广告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让人能感受到压力背后的温暖。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郭建梅与石青华都看成是蓝柏格定理中所提及的能把压力转换成动力的人。不过,广告适时地推出了产品,让消费者看到面对压力时人性化的解决方式。

    事实也多次证明,在面对压力时,总会有一些意外惊喜。有一位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了枯井,怎么也出不来,最终,农夫决定放弃它,于是叫来亲友帮忙向井里填土,打算埋掉驴子。一开始驴子非常恐惧,但当它明白哭得再凄惨也于事无补时,它安静了下来。当土被扔在背上时,驴子就抖落它并将其踩在脚下。很快,这只驴子升到了井口,然后扬长而去。

  事实上,蓝柏格定理告诉我们:有压力总比没有压力好。但是,压力要适度,如果超标,后果很严重!

更多文章收集分享尽在:北京广告公司-http://www.odaad.com/share

 

上一篇:广告中做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 下一篇:好广告需要与消费者共鸣!

Comments ()

Add a Comment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Recommend 推荐

  • 森禾衣架厂
  • 迈道宠物公社
  • 设计公司
  • 香港设计师协会
  • 广告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