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日志 We offer a
special advertising scheme

好广告要让消费者找到自己的影子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非常贪玩。有一天,李白到溪边去玩的时候发现,一个老奶奶正在拿着一根铁棒磨针,他非常惊讶,铁棒怎么可能磨成针呢?这时候老奶奶答道: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李白顿悟,然后开始奋发向上。

  在这个故事里,实际上李白将那根铁棒当成了自己的学业的镜子。不过巴纳姆效应却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那么一面镜子能准确照出你的样子。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就篆刻着“认识你自己”的铭文。然而直到今天,人们在认识自我时,仍然时常由于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将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心理学上将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称作“巴纳姆效应”。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为了证实“巴纳姆效应”对大众的影响,精心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人格特征测验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其中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真实结果,另外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综合起来的结果。令他感到惊讶的是,绝大多数的参加者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第二份结果更为精确地描述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种受到外界信息暗示的现象,会让自己的知觉出现偏差。就像在一些宣传加盟项目的广告中,不断地叙述创业者的遭遇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而这也就是巴纳姆效应的表现形式。

    巴纳姆效应的发现者是一个著名的魔术师,名叫肖曼·巴纳姆。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所以,当广告让消费者找到自己的影子时,购买就会在无形中被促成。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别人的眼光来评价自己,这也可以用来理解为何在个人简历中,自我评价的部分总会有人借他人的口吻说出。结果是,借助外界的信息来评判自己,经常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而我们却误认为这是正确的。

    与之矛盾的是,我们无法时刻反省自己,也不能总用他人的目光来看待自己,于是借助外界信息就成了个好办法。

    “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认识自身未必比了解他人要容易。认识他人时,我们容易站在理性的角度,作出较为公允的判断。然而对于自身,因为太过熟悉,习惯用感性的眼光审视自我,再加上时常受到外界信息的斟扰,我们在心中勾勒出的自我形象,往往与真实的自己相去甚远。

  很多时候,广告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在这面镜子里,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影子,而我们之所以能被广告打动,就是因为这面镜子反射出来的是真实的自己。

  很多广告中,打动人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描述的未来。

  当我们在电视巾看到一则广告时,最先引起注意的,可能是广告中的主人公和我们有一样的遭遇,被同样的问题困扰。因此,当广告中主人公的问题被解决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其中,希望自己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尤其是在化妆品的广告上,大都是打这种牌路。

    但是,广告毕竟是广告,都会适度地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夸大,而消费者大多数时候都是理性的,并不会因为一次、两次的广告就产生购买行为。但是,当广告播出的频率增加后,它对潜在用户的心理暗示会越来越强,最后使潜在客户真正产生购买行为。

更多文章分享尽在:北京广告公司-http://www.odaad.com/share

 

上一篇:广告中的投射效应! 下一篇:广告也须居安思危!

Comments ()

Add a Comment ()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Recommend 推荐

  • 森禾衣架厂
  • 迈道宠物公社
  • 设计公司
  • 香港设计师协会
  • 广告社区